佰晟湘小面-探索世界新奇事
你的位置: 首页 > 世界百态 >

刘邦与李世民为什么要诛杀功臣?刘邦杀了哪些功臣?

2023-05-28 01:18:17

刘邦与李世民为什么要诛杀功臣?刘邦杀了哪些功臣?

刘邦与李世民为什么要诛杀功臣?刘邦杀了哪些功臣?

 很久很久以前,坊间开始流传一种说法:汉高祖刘邦之所以杀功臣,是因为他原本只是个村委会治保主任(亭长)。这个工作,地位低,薪水少,偶尔还要回家帮忙种田,实在是太一般了。即位后,因为害怕失去权力、回归贫贱的生活,他变得患得患失,猜忌功臣,渐渐的,韩信、彭越人头落地。李世民则恰好相反,他是唐国公的二儿子,贵族出身,由于起点较高,登基后对功臣也比较宽容,什么房玄龄啊、秦叔宝啊、尉迟敬德……个个都能善终。

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?当然是有一定合理性的,别说刘邦、李世民了,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,父母、家庭、早年经历,都会对日后的为人处事产生影响。但在杀功臣一事上,皇帝的出身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。都说刘邦酷爱杀功臣,可善终的功臣并不少呀,张良、萧何、陈平、曹参,个个生荣死哀;说李世民很少杀功臣,他也不是不杀,侯君集、张亮、李君羡、刘兰,不就被唐太宗干掉了。由此可见,两位皇帝不是要消灭功臣这个群体,杀或者不杀,是有标准的,套用一句名言:“生存还是毁灭,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”。这个标准是什么呢?不妨让我们对刘邦杀死的功臣做个分析。

名为功臣,实为盟友

老刘杀了哪些功臣呢?数来数去,主要就五个:楚王韩信、梁王彭越、九江王英布、韩王信、燕王臧荼。其实吧,与其说他们是功臣,还不如说他们是刘邦的盟友。因为韩信等人拥有自己的军队、地盘,表面上,见了刘邦,都喊一声“陛下”,实际上各打各的算盘,宛如若干独立王国。

汉四年。韩信平定齐国,威望大增,实力雄厚,派使者觐见刘邦,要求立自己为假齐王。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于荥阳,急需救援,没想到韩信这个兔崽子,不思派兵勤王,竟然趁人之危,索要爵位,刘邦气得火冒三丈。张良、陈平比较冷静,他们知道汉军正处劣势,不能得罪韩信,万一双方交恶,韩信联合项羽怎么办?于是劝刘邦同意韩信的要求。刘邦不愧是杰出的政治家,脑子转的飞快,立马对使者说:“大丈夫!当什么假齐王啊!要当就当个真齐王!”你看,不光满足了韩信的诉求,还有加码。正是因为韩信有军队有地盘,才敢对汉王提出这种“过分”的意见,像樊哙、周勃,给他们封个候,他们都得叩谢天恩。

垓下之战前发生的事情,更是让老刘印象深刻。鸿沟议和,项羽率部东归,刘邦听从张良、陈平的建议,毁约开战,并派人找到韩信、彭越,大家商量好一起围攻项羽。可是等汉军赶到固陵,韩信、彭越并没有出兵,随后刘邦和项羽打了一仗,惨败,不得不处于守势。明明说好开黑,怎么队友都挂机了?最重要的原因:刘邦没有给好处,人家懒得来。于是在张良的谋划下,刘邦同意:事成之后,陈以东到大海,归韩信;睢阳至谷城,归彭越。得到汉王的许诺,韩信、彭越这才率兵赶来。如果没有诸侯王的辅助,仅靠刘邦的力量,是很难把项羽剿灭的。

最关键的原因

总之,韩信、英布等人,个个久经沙场、骁勇善战,手中有地盘、有军队,最重要的是,他们并不诚心诚意地服从中央。哪天利益冲突了,他们肯定会起兵造反。对于刘邦来说,这些土皇帝就是汉家天下的潜在威胁,好比一个个火药桶,哪天爆炸了,后果不堪设想。三年反秦战争、四年楚汉战争,中原户口锐减,经济凋敝。皇帝出行,找不到颜色相同的马匹;百官出门,只能坐牛车。一个地方,秦朝时有2万人口,西汉初年只有5千,高祖依然称其“繁荣”;长城以外,匈奴人虎视眈眈,白登山一役,三十万汉军被围数日,险些全军覆没。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,汉朝再也经不起战火的折腾了,手里有兵权的异性诸侯王,必须设法清除。汉六年,刘邦伪游云梦,准备对韩信下手,韩信猜到了皇帝的意图,想谋反,又自认无罪,就去见刘邦了。双方一见面,韩信就被抓。他是没罪,可他的才能、地盘、军队,使刘邦忌惮。后来韩信不甘心,阴谋造反,被朝廷处死。

在刘邦的雷厉风行下,七个异性诸侯王,六个倒了霉。剩下的长沙王实力弱小,地处蛮荒,连倒霉的资格都没有。所以说:一个功臣杀不杀,主要取决于他对皇权的威胁程度,此人会不会危害到皇帝的利益,可能性有多大?像陈平这样的,几乎没什么威胁,刘邦非但不杀他,还委以重任;萧何这样的,有一点点威胁,刘邦顶多猜忌,不会真的痛下杀手。樊哙,皇帝的老乡,一直深受信任,可驾崩前,刘邦却要干掉这位功臣,因为有人打小报告:樊哙预谋杀死戚夫人、赵王刘如意。这样的行为与刘邦的利益是冲突的,他不能坐视爱妾、爱子死于非命。“陈平啊,你去把樊哙做掉!”陈平宦海多年,政治觉悟极高,皇帝都快死了,樊哙和吕后有亲戚关系,我要是杀了他,吕后能放过我吗?肯定没好果子吃啊!不如用囚车押回来,让皇帝亲自处理。结果还没到长安,刘邦就驾崩了,樊哙自然被吕后释放。

年龄、太子、出身

老迈的身躯,稚嫩的太子,也是推动刘邦铲除“功臣”的原因。秦始皇和刘邦,好像是两个时代的人,实际上只差三岁。由于秦始皇的存在,刘邦大器晚成,那些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事情,都发生在五十岁以后。两千多年前的五六十岁,绝对是高寿了。刘邦哪天要是突然驾崩,合情合理,不算早亡。一旦高祖去世,仁厚的太子哪里能驾驭彭越、英布?刘邦曾经有过换太子的想法,刘盈心慈手软,子不类父,赵王刘如意更有乃父之风。所以刘邦生前能解决的问题,尽量解决,不要留给储君。

出身问题也有些影响。汉高祖的一生,起点很低,终点很高,两者相差悬殊。为了夺取江山,他栉风淋雨,九死一生。因为创业的艰难,逆袭的不易,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。于是,对手握重权的功臣更加猜忌,对刘家的宗室、皇族高度信任。翦除异性诸侯王后,刘邦没有搞中央集权,而是立了批同姓诸侯王。希望皇帝有危难时,亲戚们可以出兵相助。

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也是这样想的,把皇子们封为藩王,守卫一方。只是这样的举措并不明智,藩王、皇帝本是一家,理论上都拥有继承权,加之掌握军队,很可能像异性诸侯王一样,做出威胁朝廷的事情。开国皇帝在位时,表现得不明显,等到二代、三代,矛盾日渐激化。七国之乱、靖难之役,兼因削藩而起,祸根却在刘邦、朱元璋时就已埋下。他们信不过外人,想利用皇族为王朝加份保险,岂料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。

唐朝真的不杀功臣?

首先,我们要明确一点,李世民杀功臣和唐朝杀功臣是有区别的,李世民手下的功臣,加上他自己,只是唐朝开国功臣的一部分。像李建成、李元吉,他们实际上也是功臣,也为李渊入主关中立下过赫赫战功。此情此景,与西汉初年的情况大有不同,刘邦夺天下,主要靠韩信、彭越、萧何等人,皇子几乎没有什么功劳。在唐朝,李建成、李世民功勋卓著,甚至形成了以他们为首的势力集团,如果秦王没有带过兵,立下过战功,根本没有实力叫板太子。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,一般理解为皇族内部的自相残杀,其实换个角度,也可以视为功臣与最高统治者的权力斗争,功臣李世民威胁到了李渊、李建成的权力,两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,调走秦王府的武将,准备对其下手,李世民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,铤而走险发动政变。他杀死的,既是王朝的太子,也是大唐的功臣。

李世民即位后,也杀过一些功臣,比如侯君集、张亮、李君羡,为什么要杀他们呢?原因只有一个,他们参与了谋反或者涉嫌谋反,严重威胁李世民的权力,无论哪朝哪代,谋反都是杀头的重罪。比如侯君集,他征讨过吐谷浑、高昌,玄武门之变也参与了谋划,可由于种种原因,没有获得期望的政治地位,相反,还因为纵兵劫掠被抓捕下狱。对朝廷不满的他,和太子李承乾走在了一起,两人阴谋叛乱,事泄被捕,李世民本不想杀他,群臣们不同意,只好处以极刑。张亮是干儿子收多了,被怀疑谋反,证据并不充分。李君羡被御史告发谋结妖人,图谋不轨,太宗将其处死。

李世民为什么相对宽容?

和韩信、彭越比起来,侯君集、刘兰等人名气更小,在李世民征战天下的过程中,他们发挥的作用也比不上房玄龄等人,容易被忽视。像李靖、尉迟敬德等功臣,李世民没有杀他们的打算,这些人不是异性诸侯王,没有自己的地盘、自己的军队,能否调动兵马,取决于皇帝的命令,因此不会产生很大的威胁。功臣们也知道李世民的心思,大多比较收敛,不会飞扬跋扈、贪恋权位。房玄龄多次请求辞去宰相之位,李靖和皇帝议事,往往保持沉默;尉迟敬德晚年求仙问道,食云母粉,逍遥快活,李孝恭待人谦逊,没有骄矜之色。功臣们如此自觉,皇帝还有什么不放心的?

至于年龄问题,对于唐太宗来说并不存在。刘邦属于晚年得志,李世民属于少年英雄,他十八岁起兵,二十七岁登基称帝,可以说年少有为。等到贞观后期,功臣们不是年老,就是病故,依然活跃在政坛舞台上的,只有长孙无忌、程咬金、李勣、许敬宗等寥寥数人,他们大多忠心耿耿,李治也有能力驾驭他们。后来长孙无忌一度给高宗带来困扰,可由于没有兵权,落得个自杀的下场。程咬金奉命征讨西突厥,因事免官,李勣、许敬宗位极人臣,生荣死哀。功臣们活不过李世民,李治也绝非柔弱之君,皇帝完全可以任用功臣,无需诛杀。可一旦与皇权产生巨大冲突,管你是不是功臣,一般都得人头落地。

推荐文章

猜你喜欢

网友关注